忍者ブログ
マイペースで、自分らしく前へ進め
×

[PR]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上海电影节上译名为豆蔻年华,大概是有讽刺的意味吧,香港译为青春电幻物语。可是我还是喜欢内地这个译名,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好像室友之前看过这部一点点,但是大概被一开始都是论坛对话吓到而觉得不好看,但今天我坚决要看这部戏,发现其实不是不好看,在看到一大半的时候,我觉得我似乎懂了。大概是我看了几部岩井的电影后,第一次发现我真的懂岩井要表达些什么了,而不是像看燕尾蝶的时候有点似懂非懂的感觉。在我觉得我懂了的那一瞬间,我泪了。
说这是一个残酷青春一点也不为过,这个世界,这个青春的世界一点也不光鲜漂亮,充满了太多的压抑和暴力。在一个成人意识一点也不重的世界里,才十三四岁的小孩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天真。他们混沌无知,荒唐残暴,完全不想后果不顾别人地满足着自己一点一滴的私欲。因为厌恶和欺负别人,甚至不知轻重,为了旅行而抢了别人的钱,为了听歌而偷了CD,没有一点的天真烂漫。在他们不断犯错,不断地离正轨越走越远的时候,他们在寻求救赎,心灵上的安慰,神秘歌手莉莉周便成了他们最重要的存在,尽管这样,我还是看不到有希望,在这样的世界,孩子能够长大吗?!
星野和莲见原本都是软弱的代表,在质问女学生的时候却被轮流讽刺责骂,但在目睹一桩死亡后,星野的性格改变了,青春的天空更加昏暗无光,他野蛮残暴,不仅欺负身边同学,强迫同班同学去援交,叫人强暴班里最漂亮的女生,即便这样,莲见没有还是离开他,因为没有伤害到他的切身利益,但是当星野殴打他,摧毁他最爱的莉莉周的CD,甚至逼他在众人面前自慰,这让莲见不可忍耐,他终于要反抗了,在保健室里,他让老师拿出损坏了的CD,告诉老师是星野弄的,这就是他反抗的开始,他最爱的莉莉周演唱会的门票被星野扔掉而他自己进去看了,又再发现同为喜欢莉莉周并且与他相聊甚欢的“青猫”竟然是星野,
“在我的世界里,只有莉莉周是真实的,苍穹都是虚幻的。”
他终于制造一场混乱然后送给星野一刀,以星野死在一个不知名的凶手的结局来回赠星野这最后的戏弄。
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的确很震撼,被迫援交的津田在援交后把分来的钱用力地踩在脚下,直到被泥土淹没了其颜色,然后冲进河里沉沦在污浊的河水中,尽管遭受了这样的事还是一如的开朗,还轻松地把援交当初工作,但是,十四岁轻盈的躯体如飘渺的风筝一样,“下坠!下坠!下坠!”扭曲的姿势和被血染红了的土壤。
另一个让我震撼的场景是,被强暴了的久野竟然第二天自己剃了光头继续回来上课,无视别人各样的目光,像野草般地生存着。
在这部电影里,大量的论坛文字用字幕表现,从头到尾都流淌着优美而哀伤的音乐,无论在津田的血与土壤混合的场面,星野在无尽的田海中穷尽力气地呐喊却依然绝望无助的时候,还是星野回头看了莲见一眼然后无力倒下的场面,音乐尤其舒缓又张扬,压抑无处不在。
我看不见希望,一群没有爱的少年们,如别人所说的,他们没有天空,尽管背上有翅膀,又能飞去哪里呢?
我沉默了。

ps.这里看到了很多的熟人,比如市原,比如忍成,比如优酱,比如燕尾蝶的伊藤步,比如郭智博。2001年的戏说实在够久远的了,每个人都很嫩,活生生的初中生,当市原出现的时候,还没有正式变声,优酱就更加小妹妹了,忍成和郭智博也一如的小孩的奶嫩,但是,并不妨碍到他们演技的发挥,其实我的确觉得这几个都是若手中不错的人物了,岩井果然会挑人~~!

无力的呐喊——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文: 表江

  也许在我们传统的观念里,写十四五岁少年的故事理所当然是对青春的赞歌,再加上《情书》的名头实在太大,所以电影节上用“豆蔻年华”这个名字,多少使观众产生了一点错觉,以为又是一部岩井俊二式追忆似水年华这种唯美的电影。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还是它原来的名字“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更能包容导演所想讲的话。

  其实莫不如说是一部二十一世纪初的“青春残酷物语”,相对于大岛渚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作品,这个故事更加令我们触目惊心,因为在我们中国九十年代也出过这么一部内容上有一定相近之处的杰出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这样不约而同的选择多少有些让我们的心头不禁惶惶然,青春真的不再是单纯而美好的了吗?这一切又是由谁造成的?

  每看完一部好的电影,我经常会产生一种恍惚的虚脱感,一种对自己真实生活状态的怀疑,一种对自己所追求的价值的质疑。或者,这正是电影真正令我着迷的地方,使我在某种程度上保持着清醒,虽然很难说这种清醒给我带来更多的是快乐还是痛苦,但是我想我愿意这么清醒着,不至于陷入不自觉的麻木。

  自我的崩溃

  青春的痛苦往往来自于过于敏感甚至是超出常人的悟性。星野绝对是个聪明优秀的孩子,但这也完全不能和无忧无虑对等,他承受的压力也许远比普通孩子要多的多。一个人从孩提时代开始接受家长、社会的教育一直成长到少年终于要渐渐形成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在这个成长的边缘时刻往往会面对一次对成人世界信心的崩塌。这个过程和导致的结果因人而异,而一个聪明敏感的孩子很可能因为苦苦追寻没有答案而走上极端。星野在经历了家庭的破碎、体验了生命的无常之后,过去一直在他身体里面支撑着整个精神世界的某根弦,承受了过多的张力之后在一个突然的时刻、无征兆的,断裂了。这完全摧毁了星野正常的人格,毁掉雄一的CD让他在众人面前自慰、逼迫同班女生卖淫、指使手下强暴久野这些种种几近变态而可怕的行为,是他对这个世界失去信心之后无知的反击。他内心的痛苦比任何一个人更甚,只要看他在荒凉的旷野上穷尽全身力气但仍然无济于事的呐喊就能感觉到那份绝望了。

  星野的突变自然影响了雄一,他几乎将比自己优秀许多的星野看作一个偶像。所以星野的崩溃也同时使雄一崩溃,只是他的崩溃是内在的、无声的、缓慢的,这也意味着一种更强的爆发正在酝酿。雄一是个善良的孩子,但是性格十分内向而造成无力的懦弱。所以他试图帮助被迫卖淫的女生结交男友而不会自己挺身而出,他在久野被人撕打强暴时痛哭流涕而不能上前制止,但就像看着轱岭街里的小四,我们知道一切不会就这么结束,太久的沉默终究会有惊人的爆发。

  成人世界的缺失

  在这部电影里,成人世界的概念十分模糊,不再像以往一样对未成年人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女性角色相对而言还是正面而善良的,只是对孩子的成长无能为力。星野的母亲年轻美丽,但显然她只能在生活上照顾星野而对他的内心世界无法了解。年轻女老师在雄一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时也只能说“作为老师我只能鼓励你加油”,而不能帮助解决任何实质性的问题。也许问题就在于是心理上的问题而不是实质性的问题。

  至于父亲角色则完全缺失,雄一是随着母亲再婚跟到新家庭的,连姓也改变了,这不能说对他没有影响。而星野的家庭也看不到父亲,只从别人的嘴里模糊地提到一句他们家的工厂被火烧了家就散了,父亲也许离开了家,也许承受不住失败自杀了也是有可能的。这不禁让我想起《搏击俱乐部》里布拉?·彼特坐在澡盆里对爱?华·诺顿说的话:“我们都是被女人养大的,再找一个女人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吗?”可见成长的问题是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的。至于片中出现的两个中年男人则都是道貌岸然、接受女中学生援助交际的猥琐形象,这样的成年人你让孩子怎么去信任?

  莉莉周到底代表什么?

  莉莉周或许是虚幻或许是真实,“以太”则是虚拟的真实世界。莉莉周是雄一他们在“以太”的世界里寻找到的寄托,仅仅是一种寄托,因为没有别的可以寄托。而“以太”的真实是对现实世界强烈的讽刺,不存在的世界成为少年拼命去捍卫的真实,存在的世界却只剩下虚伪和绝望。而少年只是因为还没有来得及被成人世界同化而敏感地感受到了这一切,他们的反抗或者是抛弃最终都是以伤害自我为结束,对莉莉周的信任和追求越是狂热,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就越深,也可以反过来说是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导致他们狂热地追求莉莉周这一被虚幻至神话的形象,所以这注定了是一场悲剧。

  莉莉周是什么?是一望无际的蓝天下绿得鲜艳的稻田,雄一站在齐腰的稻田里聆听他对世界的希望;是无垠的天空里自由飞翔的红色风筝,少女对着风筝说我想飞到天上去;是朦胧而明亮的光线下,久野手中流淌出来的钢琴曲,久久在耳畔回响挥之不去;是少年对整个世界最初和最美的愿望。

  好的电影带给我们更多的往往是悲伤而不是快乐,因为悲伤是更长久更具穿透的一种力量。我不能忘记那明亮的蓝色天空,不能忘记那安静的稻田,更不能忘记插入青色苹果的刀上流淌下来的鲜血。也许星野倒在人群中的时候我们的心里是有微微的快感的,但马上更占上风的感情是愤懑,任何一个少年都不应该以如此极端的方式被迫离开这个世界。成人世界从来没有理会过他们的呐喊。

  究竟是谁杀了那个男孩?电影只能提出问题而不能回答和解决问题,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永远是我们自己。
PR
點評留言
color
name
subject
mail
url
comment
pass   Vodafone絵文字 i-mode絵文字 Ezweb絵文字
TRACKBACK
TRACKBACK:
?STATUS: Publish HOME 思い出し
photo by SUEENA  /  material by 素材のかけら
忍者ブログ [PR]
プロフィール
スイナ
自己紹介:
生活在爱豆和现实中摇摆,努力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
这样的生活并非我独有,却又各自不同。
其中有笑有泪有无奈有气愤有感动有伤心有困惑……
一边记录自己的生活一边大步向前走。

音楽
情報
 
最新記事
(11/06)
(10/19)
(06/24)
(04/12)
(01/19)
カレンダー
09 2025/10 11
S M T W T F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足跡